
以下是对316L不锈钢3D打印详细的
介绍:
材料特性
• 化学性能:化学成分上,316L不锈钢主要含有铬(Cr)16.00%-18.00%、镍(Ni)10.00%-14.00%、钼(Mo)2.00%-3.00%,以及少量的碳(C)、硅(Si)、锰(Mn)、硫(S)、磷(P)等元素。其耐腐蚀性极佳,在含氯离子等卤素离子的环境中,具有优异的抗点蚀和抗晶界腐蚀能力,例如在海洋环境、化工设备中都有出色表现,还耐海洋和侵蚀性工业大气的侵蚀。
• 物理性能:密度约为7.98g/cm³,呈奥氏体组织,无磁性或弱磁性。
• 力学性能:抗拉强度≥480MPa,条件屈服强度≥177MPa,伸长率δ5≥40%,断面收缩率ψ≥60%,硬度≤187HB、≤90HRB、≤200HV ,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。
3D打印工艺
• SLM(选择性激光熔化):将316L不锈钢粉末铺在打印平台上,通过高能量密度的激光束按照预设的模型路径逐层熔化粉末,冷却凝固后形成三维实体。由于激光能量高度集中,可实现较小的光斑直径和较高的能量密度,能够制造出复杂精密的零件,致密度高、力学性能好,可达到与传统加工工艺相当甚至更优的水平。但该工艺设备成本高,打印速度慢,且对粉末的要求较高,需要粒度分布均匀、流动性好、球形度高的粉末。
• DMLS(直接金属激光烧结):原理与SLM相似,也是利用激光烧结金属粉末。不过在一些参数和细节上可能存在差异,如激光功率、扫描速度、层厚等的设置会根据材料和零件要求进行调整。同样能实现高精度、高性能的3D打印,适用于制造各种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,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功能要求的零件,如内部有复杂流道或结构的零件。
• Binder Jetting(粘结剂喷射):先将316L不锈钢粉末铺层,然后喷射粘结剂使粉末粘结成型,再经过脱脂、烧结等后处理工序,得到最终的金属零件。该工艺打印速度较快,可实现大尺寸零件的快速制造,且对粉末的要求相对较低。但零件的致密度和力学性能可能稍低于SLM和DMLS工艺,需要通过优化后处理工艺来提高零件的质量。
应用领域
• 航空航天:可制造发动机部件,如燃烧室、涡轮叶片等,利用其高强度、耐腐蚀性和良好的高温性能,可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保证发动机的可靠性和性能;还可用于制造燃油系统零件,如油管、油泵等,确保燃油的安全输送和储存;此外,也可用于制造航空结构件,如机翼、机身连接件等,减轻飞机重量的同时保证结构强度。
• 医疗:制作手术器械,如手术刀、镊子等,因其耐腐蚀性强、易于清洁和消毒,可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卫生性;制造人工关节、牙科设备、体内植入物等,由于其生物相容性好,对人体组织的刺激性小,能长期在人体内稳定存在,不会引起不良反应。
• 汽车:用于生产汽车发动机零部件,如活塞、气缸体等,可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可靠性;制造排气管,利用其耐腐蚀性,可延长排气管的使用寿命;还可用于车身结构件,如车门、车架等,减轻汽车重量,提高燃油经济性。
• 珠宝:打印珠宝首饰模型,能实现复杂独特的设计,如镂空、立体花纹等,表面质量较好,可减少后期加工工序,提高生产效率。
• 工业制造:可用于制造各种工业设备中的零部件,如化工设备中的反应釜、换热器,食品加工设备中的容器、管道,以及机械制造中的齿轮、轴承等,利用其耐腐蚀性、高强度和良好的加工性能,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。
316L不锈钢3D打印工艺全解析
一、SLM(选择性激光熔化)工艺
(一)打印前准备
1. 粉末处理:
• 316L不锈钢粉末通常采用气雾化法制备,以确保粉末颗粒呈球形且粒度分布均匀。一般要求粉末粒度在15 - 53μm之间。
• 对粉末进行严格的干燥处理,去除其中的水分和杂质,因为水分可能在激光熔化过程中导致气孔等缺陷。
2. 模型设计与切片:
• 使用专业的3D建模软件设计零件模型,然后将模型导入切片软件。根据零件的精度要求和打印机的性能,设置切片厚度,通常在20 - 100μm之间。例如,对于高精度的航空航天零件,切片厚度可能会设置在20 - 50μm。
(二)打印过程
1. 铺粉:
• 打印平台下降一定高度,铺粉辊将一层均匀的316L不锈钢粉末铺在平台上,铺粉厚度即为之前设置的切片厚度。
2. 激光熔化:
• 高能量密度(通常在100 - 500W/mm²)的激光束按照切片软件规划的路径对粉末进行扫描熔化。激光束的光斑直径一般在50 - 150μm之间。例如,在制造复杂的内部结构零件时,激光会精确地熔化粉末,形成微小的熔池,熔池快速冷却凝固,与下层已凝固部分形成冶金结合。
3. 层层叠加:
• 完成一层扫描熔化后,打印平台下降一个切片厚度,再铺粉并进行下一层的激光熔化操作,如此反复,直至整个零件打印完成。在打印过程中,需要精确控制打印腔室的气氛,一般采用惰性气体(如氩气)保护,以防止粉末和熔化的金属氧化。
二、DMLS(直接金属激光烧结)工艺
(一)打印前准备
1. 粉末准备:
• 与SLM类似,316L不锈钢粉末需具备良好的球形度和粒度分布,粒度一般在20 - 63μm。粉末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预处理,确保其流动性和可烧结性。
2. 参数设置:
• 根据零件的形状、尺寸和性能要求,设置激光功率(通常在50 - 400W)、扫描速度(500 - 3000mm/s)和扫描间距(50 - 200μm)等关键参数。这些参数会影响烧结层的厚度、密度和表面质量。例如,对于较大尺寸的零件,可能会适当降低扫描速度以确保粉末充分烧结。
(二)打印过程
1. 铺粉与预热:
• 先将打印平台预热到一定温度,一般在150 - 250℃之间,这有助于改善粉末的流动性和减少热应力。然后铺粉装置将一层316L不锈钢粉末均匀铺在平台上。
2. 激光烧结:
• 激光按照预设路径对粉末进行烧结,使粉末颗粒之间形成颈缩连接,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强度的烧结层。与SLM不同的是,DMLS的激光能量密度相对较低,粉末并非完全熔化,而是部分熔化后粘结在一起。
3. 重复操作:
• 逐层铺粉并烧结,每一层烧结完成后,平台下降一个层厚(通常在30 - 100μm),继续下一层的烧结,直至零件成型。在整个过程中,需要实时监测和控制打印参数,如激光功率、扫描速度等,以确保零件质量的稳定性。
三、Binder Jetting(粘结剂喷射)工艺
(一)打印前准备
1. 粉末与粘结剂选择:
• 316L不锈钢粉末的粒度要求相对较宽,一般在45 - 150μm。粘结剂则要根据粉末特性和后处理工艺进行选择,通常是一种有机聚合物溶液,如聚乙烯醇(PVA)基粘结剂。
2. 模型数据处理:
• 将3D模型进行切片处理,确定每层的厚度(一般在100 - 300μm)和粘结剂喷射路径。同时,要对模型进行支撑结构设计,因为在粘结剂喷射过程中,零件的某些悬空部分需要支撑。
(二)打印过程
1. 铺粉:
• 打印平台上升到一定高度,铺粉装置将一层316L不锈钢粉末均匀铺在平台上。
2. 粘结剂喷射:
• 喷墨打印头按照预设路径将粘结剂喷射到粉末层上,粘结剂与粉末接触后迅速固化,将粉末粘结在一起形成一层零件截面形状。喷射的粘结剂液滴大小一般在20 - 100μm之间,通过控制粘结剂的喷射量可以调节零件的密度和强度。
3. 层层构建:
• 完成一层粘结后,平台下降一个层厚,再铺粉并喷射粘结剂,重复操作直至整个零件的形状构建完成。此时得到的是一个“生坯”零件,其强度较低,需要后续的脱脂和烧结处理。
4. 后处理:
• 脱脂处理:将“生坯”零件放入脱脂炉中,在一定温度和气氛下(一般在400 - 600℃,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体保护),使粘结剂缓慢分解并从零件中排出。脱脂过程需要精确控制升温速率和时间,以防止零件开裂或变形。
• 烧结处理:脱脂后的零件在高温烧结炉中进行烧结,温度一般在1300 - 1400℃,使粉末颗粒之间充分扩散和冶金结合,形成致密的316L不锈钢零件。烧结后的零件密度可达到理论密度的95%以上,其力学性能接近或达到传统加工工艺的水平。